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9|回复: 0

[中国史] 2019年北京大学中国史考研真题

[复制链接]

[中国史] 2019年北京大学中国史考研真题

[复制链接]

3708

主题

0

回帖

9301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9301
admin

3708

主题

0

回帖

9301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9301
2025-3-25 14:50: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翻译与解词(翻译略)(100分)(解释红字,每个2分,共40分:翻译划线段落,60分)

呜呼!世教之衰也,道不足而争於文,则言可得而私矣;实不充而争於名,则文可得而矜矣。言可得而私,文可得而矜,则争心起而道术裂矣。古人之言,欲以喻世;而後人之言,欲以欺世。非心安於欺世也,有所私而矜焉,不得不如是也。古人之言,欲以淑人;後人之言,欲以炫己。非古人不欲炫,而後人偏欲炫也,有所不足与不充焉,不得不如是也。孟子曰:“矢人岂不仁於函人哉?操术不可不慎也。”古人立言处其易,後人立言处其难。何以明之哉?古人所欲通者,道也。不得已而有言,譬如喜於中而不得不笑,疾被体而不能不呻,岂有计於工拙敏钝,而勉强为之效法哉?若夫道之所在,学以趋之,学之所在,类以聚之,古人有言,先得我心之同然者,即我之言也。何也?其道同也。传之其人,能得我说而变通者,即我之言也。何也?其道同也。穷毕生之学问思辨於一定之道,而上通千古同道之人以为之藉,下俟千古同道之人以为之辅,其立言也,不易然哉?惟夫不师之智,务为无实之文,则不喜而强为笑貌,无病而故为呻吟,已不胜其劳困矣;而况挟恐见破之私意,窃据自擅之虚名,前无所藉,後无所援,处势孤危而不可安也,岂不难哉?夫外饰之言,与中出之言,其难易之数可知也。不欲争名之言,与必欲争名之言,其难易之数,又可知也。通古今前後,而相与公之之言,与私据独得,必欲己出之言,其难易之数,又可知也。立言之士,将有志於道,而从其公而易者欤?抑徒竞於文,而从其私而难者欤?公私难易之间,必有辨矣。呜呼!安得知言之士,而与之勉进於道哉?

或曰:指远辞文,《大传》之训也。辞远鄙倍,贤达之言也。“言之不文,行之不远”,辞之不可以已也。今曰求工於文字之末者非也,其何以为立言之则欤?曰:非此之谓也。《易》曰:“修辞立其诚。”诚不必於圣人至诚之极致,始足当於修辞之立也。学者有事於文辞,毋论辞之如何,其持之必有其故,而初非徒为文具者,皆诚也。有其故,而修辞以副焉,是其求工於是者,所以求达其诚也。“《易》奇而法,《诗》正而葩”,“《易》以道阴阳”,《诗》以道性情也。其所以修而为奇与葩者,则固以谓不如是,则不能以显阴阳之理与性情之发也。故曰:非求工也。

问:(1)翻译文言文加点字词。

(2)翻译划横线的段落。

二、名词解释(十选八,每个10分,共80分)

1、向戌弭兵

2、六条问事

3、刘知几

4、公田法

试读已结束,VIP会员免费阅读全文。

  本文只能试读31%,开通VIP会员后可阅读全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无忧真题库 | 湘ICP备2025101113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4-19 11:20 , Processed in 0.058547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