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8|回复: 0

[334新传综合] 2021年中国海洋大学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考研真题

[复制链接]

[334新传综合] 2021年中国海洋大学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考研真题

[复制链接]

2274

主题

0

回帖

9213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9213
admin

2274

主题

0

回帖

9213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9213
2025-1-16 09:23: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简答题(每题 15 分,共 30 分)
1. 融媒体时代“受众”角色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
2. 有学者提出“新闻是事学”的观点,你认同这一观点吗 ? 为什么 ?
二、分析思考题(15 分)
1842 年马克思在《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査令》中说 :“精神的最主要的表现形式是
欢乐、光明,但你们却要使阴暗成为精神的唯一合法的表现形式,精神只准披着黑色的
衣服,可是自然界却没有一枝黑色的花朵。精神的实质就是真理本身,但你们却想把什
么东西变成精神的实质呢 ? 卑微。”你怎么理解这句话 ?
三、采访题(15 分)
2020 年 10 月 28 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卫生健康委员
会党组成员、副主任于学军表示 :“下一步,我们将紧扣法治中国、健康中国建设大局,
做好基本医疗卫生和健康法的促进,法的宣传和贯彻落实。特别是要做好《传染病防治法》
等重点法律法规的立法修法工作,努力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卫生健康
法律体系。如果你是现场记者,你会向新闻发言人提一个什么问题,简述提问的理由,
并说明你所在媒体。
四、消息写作(25 分)
将下列新闻改写为华尔街日报体,只写开头和过渡段。
新冠再次感染案例不断增加
新冠病毒自 2020 年 9 月中旬以来,在全球加速传播,总确诊人数呈快速上升态势。
美国 11 月中旬单日确诊病例数多次超过 15 万。而另一方面,至 11 月 18 日,辉瑞和
Moderna 公司公布各自研发的两款新冠疫苗有效率分别达到 95% 和 94.5%。
在疫苗带来的希望之外,科学家对新冠病毒的自然免疫发展情况仍然存有不少疑问,
特别是考虑到多地持续报告有新冠再次感染案例。最近,美国拉霍亚免疫学研究所等单
位的科学家通过对新冠感染者超过半年的追踪,探究了感染新冠后人体免疫记忆的变化
情况,发现免疫水平相对平稳,下降较慢。
自然免疫维持或仍有希望
具体来看,研究者观察了病毒特异抗体 IgG、记忆 B 细胞和 CD4 和 CD8 两种 T 细
胞等新冠免疫记忆的变化情况。其中病毒特异抗体 IgG 的滴度在出现症状后 6 至 8 个月
内适度下降,相对持久,能按需产生抗体的记忆 B 细胞在 6 个月的时候甚至比 1 个月时
更丰富了,两种记忆 T 细胞 6 个月后也进入了一种更慢衰减的更稳定状态。这一研究 11
月 16 日发布在预印本网站 bioRxiv,尚未经过同行评议。研究数据意味着感染新冠后的
自然免疫维持情况或许仍是有希望的。
此前 6 月,《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 一项 37 名无症状感染者和 37 名有症状感
染者的抗体维持情况研究显示,超 9 成感染者在恢复阶段早期 1gG 抗体水平就有下降,
降幅中位数都超过 70%,而且 40% 的无症状感染者和 12.9% 的轻症感染者感染后 2 至 3
个月的时间里,就测不到 IgG 抗体了,显示抗体持续时间过短,自然免疫可能无法提供
长期有效的保护。最新研究通过更长时间、更多人数和更多免疫指标的观察,有了不一
样的发现。
拉霍亚免疫学研究所的这项最新发现是基于 185 个新冠感染者,年龄分布从 19 到 81
岁。患病程度从无症状、轻症,到中度症状和重症都有涵盖,但主要是轻症患者,92%
的人都没有因新冠住院。大部分人在出现症状后 6 至 240 天里提供了 1 份血样,另有 38
个人提供了 2 至 4 次样本,使得免疫反应的长期变化得以更直接观察,但持续性样本数
量偏少也使得结论仍然是受限的。
比如,研究还发现,虽然病毒特异抗体 IgG 的滴度总体上较为持久,只是适度下降,
但是个体间对新冠病毒的免疫反应差别很大,抗体差异甚至达到 200 倍。此外,究竟免
疫细胞维持在什么样的水平才足以保护人不再受新冠病毒伤害仍然是不清楚的。
再次感染案例增多
自 2020 年 8 月,中国香港的科学家证实了世界上首例新冠再次感染案例以来,不断
增多的再次感染案例显示,对自然免疫维持情况的这种担忧仍然是必要的。
当时,香港一名 33 岁的男子在第一次感染了轻症新冠肺炎 142 天后,经检测和病毒
基因测序,又感染了新冠病毒,成为无症状感染者。这项案例的主要研究者、香港大学
微生物学系临床副教授杜启泓 (Kelvin Kai-Wang To) 告诉南方周末记者,这意味着感染
新冠获得的自然免疫力并不足以强到可以预防再次感染,当疫苗可用的时候,感染者还
是应该接种疫苗。
10 月,美国首例新冠感染案例研究正式发表在《柳叶刀·传染病》(The 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一名内华达州的 25 岁男子在第一次感染了轻症新冠肺炎 48 天后,
基于病毒基因的证据,研究人员确认他又感染了新冠病毒,第二次症状更严重,还住进
了医院。
此外,比利时、巴西、以色列、厄瓜多尔等多地都已经报告了再次感染的案例。即
便如此,美国首例新冠感染案例的主要研究者、内华达大学病理学和实验医学系传染病
学家马克·潘多里 (Mark Pandori) 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我们仍然不知道人们有多大可能
会再次感染新冠病毒。而再次感染的案例意味着得过新冠的人必须得表现得好像他们没
有得过一样,还是要保持社交距离和戴口罩。”
这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群体免疫策略很可能是不可靠的,安全有效的疫苗才是防
控疫情最强有力的措施。与此同时,继续研究再次感染案例的免疫变化情况,也可以为
评估疫苗有效性的标准提供一定参考。对普通人来说,再次感染,甚至因此病情更严重
的案例,其中的规律,对评估个人风险也有参考意义。
高龄、肥胖、哮喘者风险高
墨西哥科利马大学等单位的研究人员通过对当地部分感染者的研究识别出再次感染
的几个风险因素。2020 年 10 月,他们在预印本网站 medRxiy 发布的一项研究中一次性报
告了当地的 258 例再次感染案例。墨西哥是受新冠病毒影响比较大的国家之一,截止到
11 月中旬,当地确诊感染病例已经超过 100 万。
通过对 10 万多个新冠病人数据的回顾性分析,他们识别出了 258 个再次感染的案例,
这占到总数的大约 0.26%。不过这里再次感染的认定方式与香港和内华达等地通过病毒
测序的方式有所不同。由于是回溯性研究,再次感染的判定主要依据阳性、阴性的变化,
首次测出阳性,然后临床康复并测出阴性,随后又测出阳性的人才会被认定为再次感染,
而且两次感染之间至少要间隔 28 天。最后统计发现,筛出来的这两百多人,两次阳性之
间的间隔时间中位数达到 56 天。
那些年龄更大、肥胖、有哮喘或 2 型糖尿病的人,以及此前有新冠重症经历的人,
都有更高的风险在再次感染时发展出更严重的症状。由于识别再次感染案例的困难,这
样大样本的再次感染后果研究较为少见。不过,该研究尚未经过同行评议。
在另外一些再次感染新冠的案例中,也有研究者发现,免疫功能有问题可能与一些
人再次感染新冠有关系。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大学的研究人员就报告了当地一名 89 岁的妇
女时隔 59 天再次感染新冠的情况,免疫功能不全的她在第一次感染时用了五天在症状消
失后就出院了,
第二次感染 6 天后测试其没有抗体,8 天后病情就恶化,两周后不幸去世。这与香港
男子二次感染后没有症状以及内华达男子二次感染后仍有抗体反应都不同。
这些都显示了新冠感染后不同身体状态的人免疫反应的复杂性。而另一个不容忽视
的事实是,相比已经报告的二次感染案例数,全球确诊感染新冠的人数在 11 月中旬已经
超过 5500 万,就目前的证据而言,再次感染新冠仍然是一个概率极低的现象。无论是自
然免疫还是疫苗免疫都仍然是有希望的。
五、给下列消息分别制作单一型标题和复合型标题 (20 分 )
人民日报 10 月 8 日讯“中国经济发展正在从以往过干依赖投资和出口拉动向更多依
靠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转变。”“中国不断拓展的内需和消费市场,将释放巨大
需求和消费动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扩大消费指明了方向,增强了信心。
回望“十三五”,消费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主引擎。超大规模市场释放的巨大消费潜力,
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十三五”期间,我国进入消费需求持续增长、消费结构加快升级、消费拉动经济作
用明显增强的重要阶段。
消费运行总体平稳。去年,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 57.8%,拉动 GDP 增长 3.5 个百
分点连续 6 年成为经济增长第一拉动力。今年上半年,面对疫情冲击,消费市场持续稳
步回升到 6 月份,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降幅已连续 4 个月收窄,表现出强大的
韧性。
消费结构持续升级。去年,我国居民恩格尔系数为 28.2%,连续 8 年下降。去年,通
信器材、化妆品等消费升级类商品销售同比分别增长 8.5%、12.6%,明显高于消费整体
增速。
消费亮点频频涌现。服务消费增速快于商品消费、乡村消费增速快于城镇消费……
消费市场上的新模式、新热点,进一步拓展了消费增长空间。去年,我国实物商品网上
零售额增速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快 11.5 个百分点,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贡
献率超过 45%。
六、请阅读下面这篇报道,并针对报道中的事件写一篇新闻评论 (30 分 )
具体要求如下 :
1. 必须有明确的论点并展开论证,要求思路明晰、逻辑严密,不得使用诗歌形式。
2. 文章必须有标题,字数 1200 字以内。
3. 论据运用必须确保事实准确,文字流畅,错别字超过 3 个将酌情扣分。
中消协公布“双 11”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 ! 直播带货等问题多中国消费者协会日

试读已结束,请付费阅读全文。

  本文只能试读32%,付费后可阅读全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无忧真题库 | 湘ICP备2025101113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2-5 14:48 , Processed in 0.053547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