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3|回复: 0

[711新闻传播史论] 2024年华中师范大学711新闻传播史论考研真题

[复制链接]

[711新闻传播史论] 2024年华中师范大学711新闻传播史论考研真题

[复制链接]

2274

主题

0

回帖

9213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9213
admin

2274

主题

0

回帖

9213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9213
2025-1-20 08:41: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名词解释(5 分 / 题,共 30 分)
1、阅报社
2、新闻欲
3、密苏里帮
4、介入式新闻
5、算法素养
6、虚假共识效应
二、简答题(15 分 / 题,共 60 分)
1、李普曼的《舆论学》中引用柏拉图的“洞穴隐喻”指什么?
2、新闻报道中的信息模式和故事模式的差异。
3、简述事实核查的核心内容。
4、简述人工智能对新闻生产的影响。
三、论述题(30 分 / 题,共 60 分)
1、材料:美国资深新闻人琼斯说道:“新闻真正的危机,不是倾向性,而是下降的品质,
失去了道德感召、价值和使命感”
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新闻品质的理解。
2、这就是为什么我要极力强调,任何讲述事实的形式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其产生的
影响会发挥巨大的作用。“眼见为实”作为一条认识论的公理,从来都享有重要的地位,
但 “话说为实”“阅读为实”“计算为实”“推理为实”和“感觉为实”的重要性,随着文化中媒介
的变化,也在跌宕起伏。随着一种文化从口头语言转向书面文字,再从印刷术转向电视,
关于真理的看法也在不断改变。尼采说过,任何哲学都是某个阶段生活的哲学。我们还
应该加一句,任何认识论都是某个媒介发展阶段的认识论。真理,和时间一样,是人通
过他自己发明

试读已结束,请付费阅读全文。

  本文只能试读32%,付费后可阅读全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无忧真题库 | 湘ICP备2025101113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2-5 14:51 , Processed in 0.056278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