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9|回复: 0

[883人文社科] 2022年中国传媒大学883人文社科考研真题

[复制链接]

[883人文社科] 2022年中国传媒大学883人文社科考研真题

[复制链接]

2850

主题

0

回帖

9213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9213
admin

2850

主题

0

回帖

9213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9213
2025-1-26 09:50: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选择题 ( 每题 2 分,共 30 分 )
1.《离骚》多用比兴,但与《诗经》中比兴不同,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离骚》多见江蓠、辟芷、秋兰、芰荷、芙蓉等幽花香草,不只是作为比兴的物象。
B. 诸多香草美木兴象的使用,营造出了一个奇丽浪漫的想象之境。
C. 诗人笔下大量涌现的神话传说、日月风云,在想象中构筑起了一个波谲云诡的虚
幻世界,在这样一个虚幻世界中的神游,则表达了诗人上下求索的理想与追求。
D.《楚辞》中较多触景生情的写实之物,展现了中原风物之美,但尚未形成稳定的
象征体系。
2.《史记》在叙事方面最为后世称道的,是它所开创的“互见法”。下列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 )
A. 《史记》各层次人物传记的排列主要以时间为序,但又兼顾各传记之间的内在联系,
遵循着以类相从的原则。
B. 同一事件涉及好几个人物时,在一处详,在别处就略而不叙,有时以“语在某某事中”
标出。
C.这种“互见”不仅避免了重复,对于突出人物的重要性格也有作用。
D.《史记》的“互见法”体现了司马迁崇儒抑道、贬抑商人的鲜明立场。
3. 关于陶渊明,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陶渊明在其所处时代的诗坛已极富盛名。
B. 陶渊明以归隐著名,由此,他既经历了诸多生活艰辛,也享受到了隐逸的自由,
但他并非与世隔绝。
C. 陶渊明以至善、至真的生命态度,最直白的家常语来表达干净的思想,千百年来,
被视作诗歌艺术中最超脱、最自然的代表。
D. 南朝时期的萧统,对陶渊明文集做了较为系统的整理,也是《陶渊明集》形成定
本的开始。
4. 明人胡应麟“读其语言,晋人恶人面目气韵,恍惚生动,而简约玄淡、真致不穷”(《少
室山房笔丛》) 的言论最为符合对下列哪部书的评价 ( )
A.《搜神记》  B.《晋书》  C.《幽明录》  D.《世说新语》
5. 苏轼对词的革新,被后人概括为“以诗为词“(《诗后山诗话跋》),对“词”这种艺术
形式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举凡怀古、感旧、记游、悼亡、送別、咏史、说理等向来诗家惯用的题材被苏轼
纳入词中。
B. 将诗歌表现手法融入词中,比如在词中大量用典,始于苏轼。这种做法丰富了词
的表现力。
C. 苏轼的词中尽情挥洒,展现自己的真怀抱,他的豪迈、疏狂、壮志、哲思、苦闷、
浩叹,无不流泻在词中,极大地拓展了词的情感内涵和风格境界。
D. 苏轼风格大体豪放,无婉约之艺。
6.亚述帝国在古代文明中具有鲜明的特色和重要的地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依靠遍及全国的驿站建立了强大的国家机器,驿站也被称为“御道”。
B. 整个国家就是战争机器,建立了古代第一支用铁制武器武装起来的军队。
C. 颁布《汉谟拉比法典》这一人类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典。
D. 亚述帝国具有高度文化成就,《梨俱吠陀》是其代表性成果。
7.“我们的制度被称作民主制度…因为政权不是在少数人手里。就法律而言,一切人
在解决他们私人纠纷方面都是平等的;就人的价值而言,无论何人以何种方式显露头角,
优先于他人担任公职,不是因为他们属于特殊的阶级,而是由于他们个人才能”。这段话
是下面哪个人所说 ( )
A. 居鲁士  B. 亚历山大  C. 屋大维  D. 伯里克利
8. 唐宋时期是中华传统文明发展的高峰。以下关于这一时期的表述,错误的是 ()
A. 巨大的开放性和包容性是唐宋两朝共有的最鲜明的文化特征。
B. 唐宋时期的政治制度在当时世界非常先进。
C. 唐宋时期是我国文学史上辉煌灿烂的时期,唐诗宋词成就空前绝后。
D. 我国的科学技术在这一时期有很大发展,尤以宋代为高峰。
9. 对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它是西欧资产阶级对王权的第一次成功反抗。
B. 它是在启蒙运动影响下发生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C. 革命胜利后建立了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
D. 它缺乏对“平等”价值的关怀。
10. 揭开了拉丁美洲独立革命的序幕,并建立了拉丁美洲第一个独立国家海地的领袖
人物是 ( )
A. 玻利瓦尔 B. 圣马丁  C. 杜桑·卢维杜尔  D. 伊达尔戈
11.以下关于“媒介全球化”不正确的是 ( )
A. 媒介全球化是一种既能引发社会变革,也能被全球变革影响的社会力量。
B. 没有国际媒介网络的全球化,就不会有国际金融与全球制造这些形式的全球化。
C. 媒介全球化意味着物理距离和空间已失去了它的实际意义。
D. 媒介全球化压缩了时间、空间。
12.关于受众对媒介信息“阐释性抵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阐释性抵制”是受众在重新建构媒介信息的意义。
B.“阐释性抵制”是意义建构的正常受众行为。
C. 跟帖、评论是“阐释性抵制”的表现形式。
D.“阐释性抵制”是一种对抗性意义建构。
13. 关于媒介与其他社会机构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媒介应该按照自己的职业规划进行信息生产。
B. 其他社会机构对媒介而言都是被报道的对象。
C. 媒介应该对其他社会机构干涉其信息生产的行为保持谨慎。
D. 其他社会机构没必要干涉媒介的信息生产过程。
14. 关于“媒介即信息”下列说法不恰当的是 ( )
A. 真正的信息不是媒介形式上的内容。
B. 真正的信息是媒介延伸人的感官、改造人类社会的方式。
C. 要重视媒介技术而不是媒介内容。
D. 关注媒介要把注意力集中在新媒介是如何打乱传统并重塑政治生活的。
15. 关于社会世界的媒介再现,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没有任何一种对社会的媒介反映形式能做到完全真实。
B. 媒介再现总是会把社会世界中的事件进行框架化。
C. 媒介再现出来的社会世界不是真实的社会世界。
D. 社会世界的媒介再现总是会有主观性介入。
二、简答题 (15 分 / 题,共 60 分 )
1、中唐和北宋两个时期儒家

试读已结束,请付费阅读全文。

  本文只能试读32%,付费后可阅读全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无忧真题库 | 湘ICP备2025101113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2-11 03:25 , Processed in 0.048584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