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5|回复: 0

[文学真题] 2025北京师范大学708中国语言文学基础-808中国语言文学基础文学真题

[复制链接]

[文学真题] 2025北京师范大学708中国语言文学基础-808中国语言文学基础文学真题

[复制链接]

3708

主题

0

回帖

9301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9301
admin

3708

主题

0

回帖

9301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9301
2025-3-24 14:56: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北京师范大学2025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试题
708中国语言文学综合
一、必答题(本题共 80分)
(一)请说明以下每句中“名词作状语”的类型和意义。(10分) (1)吾得兄事之 兄
(2)嫂蛇行 蛇
(3)道遇沛公 道
(4)即自取水洗去血,裂裳衣疮,手注善药 手
(5)失期,法当斩 法
(二)汉成帝派刘歆、刘向整理宫廷藏书,取得了什么样的成果(刘向刘歆整理古籍的贡献)(10分)
(三)请结合小说情节与相关思想文化背景,如何理解对《西游记》中孙悟空形象的评价“自在不成人,成人不自在。”(10分)
(四)关于雅与俗的材料,大意是雅俗的变化,雅与俗不是对立的而是相对的。(材料:文学的雅与俗会随时代变化而产生差异,雅与俗具有交融性…)
第1问:结合中外文论史,如何理解文学的雅与俗?(10分)
第2问:结合一个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家,如金庸或张爱玲,谈谈你对雅与俗的理解。(10分)
第3问:结合一个外国文学作家,谈谈你对雅与俗的理解。(10分)
(五)谈谈“句子成分分析法”的具体步骤。(20分)
二、限选题(本题共分6组,请按专业分组题,每组共70分。组内2小题,每小题各35分。回答非报考专业组别的题目不得分。)
第一组:报考文艺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的考生回答以下试题:
1.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有言:严沧浪《诗话》谓:"盛唐诸公,唯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拍。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影、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余谓北宋以前之词,亦复如是。然沧浪所谓'兴趣’,阮亭所谓'神韵',犹不过道其面目,不若鄙人拈出'境界'二字,为探其本也。"请结合材料,谈谈对王国维"境界说"与"兴趣说""神韵说"及其关系的理解。
2.结合具体的文学作品内容谈谈雨果作品的浪漫主义特征。
第二组:报考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的考生回答以下试题:
3.钟嵘《诗品》评陶渊明:“文体省净,殆无长语。笃意真古,辞兴婉惬。每观其文,想其人德。世叹其质直。至如欢言醉春酒、日幕天无云,风华清靡,岂直为田家语邪?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也。”谈谈你对陶渊明“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的理解及评价。
4.奎章阁本《文选》书末载有秀州州学于元祐九年二月所写的《跋》(奎童阁本《文选》刻于朝鲜世宗十年(1428年),其底本是北宋哲宗元祐九年(1094年)秀州(浙江嘉兴)州学本),略云:“秀州州学今将监本《文选》逐段诠次,编入李善并五臣注,其引用经史及五家之书,并检元本出处对勘写人,凡改正舛错脱剩约二万余处。二家注无详略,文意稍不同者,皆备录无遗。其间文意重叠相同者,辄省去留一家,总计六十卷。”(据此,我们可以知道秀州州学此本是第一次将五臣与李善全并,时间是北宋元枯九年(1094)二月:其次,合并本对所据五臣和李善两个底本进行了校勘,纠正达两万多处:第三,原五臣、李善二本文意重叠相同,合并本仅留一家的编例,始于此本,今见各合并本"善同五臣某注"或"五臣某同善注"之例,都从此而来;第四,由此知后来六家本(如崇宁五年开始刊刻,政和元年完成的广都裴氏刊本、明州本)、六臣本(赣州本建州本)都从秀州州学本而出。)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古代文献学为整理《文选》材料,都做了什么工作?有什么意义?
(2)为什么说"古本为贵"?请谈谈你的看法。
第三组:报考中国现当代文学、儿童文学专业的考生回答以下试题:
5.结合具体作品,论述曹禺戏剧的艺术特点及风格,并分析其成因。
6.结合具体作家作品,分析文化寻根小说的民族性和现代性追求。
第四组:报考中国民间文学专业的考生回答以下试题:
7.举例说明当代社会民间文学的口头性变化。
8.举例说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民间文学传承发展的影响
第五组:报考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的考生回答以下试题:
9.修改病句:星期六,我去参观了一个企业家,他出生在广州。毕业高中以后,他考上了上海的一家大学。因为家里条件不好,他不免去工作赚钱。除了工作和学习外,他都交了很多朋友。后来,他被老板上当了,朋友们都来安慰他、鼓励他。因此,当朋友有困难的时候,他无论很忙,都会帮助他们。
10.试分析古代汉语中注音有哪些方法及其优缺点,
第六组:报考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的考生回答以下试题:
11.请举例阐述现代汉语词汇的特点。
12.阅读《孟子章句·不见诸侯》古注,回答问题:
陳代曰不見諸侯宜若小然今一見之大則以王小則以霸且志曰枉尺而直碍宜若可爲也陳代孟子弟子也代見諸侯有来聘請見孟子孟子有所不見以爲孟子欲以是爲介故言此介得無爲狭小乎如一見之得行道可以辅致霸王乎志記也枉尺直尋欲使孟子屈已信道故言宜若可爲也孟子曰昔齊景公田招人以旌不至将殺之虞人守苑囿之吏也招之當以皮冠而以旌故招之而不至也志士不忘在满壑勇士不忘喪其元孔子奚取焉取非其招不往也如不待其招而往何哉志士守義者也君子固窮故常念死無棺没满壑而不恨也勇士義勇者也元首也以義則丧首不顧也孔子奚取取守死善道非招已則不往言人不得其招尚不往如何君子而不待其招直事妄見諸侯者何爲也且夫枉尺而直寻者以利言也如以利則枉寻直尺而利亦可爲與尺小尋者尚可任大就小而以要其利也
(1)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以上白文部分。
(2)结合古注,分析陈代为什么引“枉尺而直寻”?
(3)结合古注,分析为什么“虞人不往”?
(4)分析孟子通过齐宣王招虞人不往想要告诉陈代什么道理?
808中国语言文学基础
一、名词解释(本题共30分,每小题各6分。)
1.复句        3.比较文学变异学        5.异文
2.左联        4.儒家十三经        
二、简答题(本题共 50分,每小题各 10分。)
1.简述现代汉语中书面语和口语在词汇上有哪些差异。2.如何理解“得意忘言”说。
3.请谈谈民间文学对作家文学的影响。
4.请结合作品分析马致远为什么被称为“曲状元”? 5.简述古代汉字发展阶段(字体演变)及代表字体。
三、论述题(本题共分7组,请按专业分组答题,每组共70分。组内2小题,每小题各35分。回答非报考专业组别的题目不得分。)
第一组:报考文艺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的考生回答以下试题:
1.梁启超在《论小说和群治之关系》中说:“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故欲新道德,必新小说;欲新宗教,必新小说;欲新政治,必新小说;欲新风俗,必新小说:欲新学艺,必新小说:乃至欲新人心,欲新人格,必新小说。请结合材料,谈谈对梁启超“欲新国民必先新小说”的理解。
2.请谈谈异国形象中“他者”与“自我”的关系。
第二组:报考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的考生回答以下试题: 1.清代王国维在《清真先生遗事》中说:“以宋词比唐诗,则东坡似太白”邵瑞彭《<周词订律>序》云:“尝谓词家有(周)美成,犹诗家有(杜)少陵”;《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有句评价:“词家之有文英,亦如诗家之有李商隐。市阅读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你觉得这种类比是否合理,请结

试读已结束,VIP会员免费阅读全文。

  本文只能试读31%,开通VIP会员后可阅读全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无忧真题库 | 湘ICP备2025101113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4-19 12:50 , Processed in 0.106571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