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9|回复: 0

[文学] 2015年中山大学文学考研真题

[复制链接]

[文学] 2015年中山大学文学考研真题

[复制链接]

3708

主题

0

回帖

9301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9301
admin

3708

主题

0

回帖

9301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9301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5年  614文献解读

一、将下列文字转写为简体字并加标点。(20分)
刘向所叙列女传凡八篇事具汉书向列传而隋书及崇文总目皆称向列女传十五篇曹大家注以颂义考之盖大家所注离其七篇为十四与 颂义凡十五篇而益以陈婴母及东汉以来凡十六事非向书本然也盖向旧书之亡久矣嘉祐中集贤校理苏颂始以颂义为篇次复定其书为八篇与十五篇者并藏于馆阁而隋书以颂义为刘歆作与向列传不合今验《颂义之文盖向之自叙又艺文志有向列女传颂图明非歆作也自唐之乱古书之在者少矣而唐志录列女传凡十六家至大家注十五篇者亦无录然其书今在则古书之或有录而亡或无录而在者亦众矣非可惜哉今校仇其八篇及其十五篇者已定可缮写
二、将下列内容译成现代汉语(20分)
或谓文本无体亦无正变古今之异而援周孔以为证殊不知无逸周官训也不可混于诰多士多方诰也不可同于训此文之体也其文或平正而易解或佶屈而难读平正者经史官之润色诘屈者记矢口之本文乃文之辞非文之体也十翼皆孔子手笔序卦虽云夹杂要亦圣人之精蕴存焉此释经之体非属文之体也其答齐景公问政止于二语答鲁哀则七百五十馀言此随宜应对之词而门人记之非若后世文人秉笔缔思而作者也至如以叙事为议论者乃议论之变以议论为叙事者乃叙事之变谓无正变不可也又如诏诰表笺诸类古以散文深纯温厚今以丽语秾鲜穏顺谓无古今不可也盖自秦汉而下文愈盛文愈盛故类愈増类愈増故体愈众体愈众故辩当愈严此吴公辩体所为作也
三、阅读理解(第一题30分,第二题45分,共75分)
1、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史臣曰文章者盖情性之风标神明之律吕也蕴思含毫游心内运放言落纸气韵天成莫不禀以生灵迁乎爱嗜机见殊门赏悟纷杂若子桓之品藻人才仲治之区判文体陆机辨于文赋李充论于翰林张眎擿句褒贬颜延图写情兴各任怀抱共为权衡属文之道事出神思感召无象变化不穷俱五声之音响而出言异句等万物之情状而下笔殊形吟咏规范本之雅什流分条散各以言区若陈思代马群章王粲飞鸾诸制四言之美前超后绝少卿离辞五言才骨难与争骛桂林湘水平子之华篇飞馆玉池,魏文之丽篆七言之作非此谁先卿云巨丽升堂冠冕张左恢廓登高不继赋贵披陈未或加矣显宗之述傅毅简文之擒彦伯分言制句多得颂体裴頠内侍元规凤池子章以来章表之选孙绰之碑嗣伯喈之后谢庄之诔起安仁之尘颜延杨瓒自比马督以多称贵归庄为允王褒僮约束皙发蒙滑稽之流亦可奇玮五言之制独秀众品习玩为理事久则渎在乎文章弥患凡旧若无新变不能代雄建安一体典论短长互出潘陆齐名机岳之文永异江左风味盛道家之言郭璞举其灵变许询极其名理仲文玄气犹不尽除谢混清新得名未盛颜谢并起乃各擅奇休鲍后出咸亦标世朱蓝共妍不相祖述今之文章作者虽众总而为论略有三体一则启心闲绎托辞华旷虽存巧绮终致迂回宜登公宴本非准的而疏慢阐缓膏肓之病典正可采酷不入情此体之源出灵运而成也次则缉事比类非对不发博物可嘉职成拘制或全借古语用申今情崎岖牵引直为偶说唯睹事例,顿失清采。此则傅咸五经应璩指事虽不全似可以类从次则发唱惊挺操调险急雕藻淫艳倾炫心魂亦犹五色之有红紫八音之有郑卫斯鲍照之遗烈也
问题:
(1)这段文字讨论了哪个时段的文学史?作者的核心的文学史观是什么?
(2)文末评述了哪“三体”创作?请选择其中一体,根据文本以及你对文学史的理解,简要概括其特点。
(3)解释以下词句:
  仲治之区判文体、陈思、少卿离辞、卿云巨丽、许询极其名理
2、阅读材料撰写评论。
第一则:宋吴处厚:“文章纯古,不害其为邪。文章艳丽,亦不害其为正。然世或见人文章铺陈仁义道德,便谓之正人君子,及花草月露,便谓之邪人,兹亦不尽也。”
第二则:金元好问:“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高情千古闲居赋,争信安仁拜路尘!”
第三则:清潘得舆:“寒林烟重暝栖鸦,远寺疏钟送落霞。无恨岭遮不断,数声和月到山家。”此宋贼刘豫诗也。清光鉴人,诗竟不可以定人品耶!”
试就上述材料所讨论的问题,结合实例撰写一篇文学史评论。
四、作品分析(任选一题,35分)
1、左思《咏史八首》(其七)
主父宦不达骨肉还相薄买臣困樵采伉俪不安宅陈平无产业归来翳负郭长卿还成都壁立何寥廓四贤岂不伟遗烈光篇籍当其未遇时忧在填沟壑英雄有迍邅由来自古昔何世无奇才遗之在草泽
2、王国维:蝶恋花
阅尽天涯离别苦不道归来零落花如许花底相看无一语绿窗春与天俱莫待把相思灯下诉一缕新欢旧恨千千缕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2015年  807中国古代文学与批评

一、名词术语释义(每题5分,共30分)
四始、主文而谲谏、游仙诗、西昆体、临川四梦
二、分析题(每题20分,共60分)
1、古人尝云:“文至《国策)始以气相胜,其雄奇瑰丽之作,自成文章矩规,然读之足以坏人心术。”试结合《战国策》例文予以评析。
2、分析下一段文字中的理论内涵。
夫情动而言形,理发而文见,盖沿隐以至显,因内而符外者也。然才有庸俊,气有刚柔,学有.浅深,习有雅郑;并情性所铄,陶染所凝,是以笔区云谲,文苑波诡者矣。故辞理庸俊,莫能翻其才;风趣刚柔,宁或改其气;事义浅深,未闻乖其学;体式雅郑,鲜有反其习:各师成心,其异如面。(《文心雕龙》)
3、给下面一段文字断句标点,结合其内容谈一谈苏轼词的创作特色。
唐歌词多宫体又皆极力为之自东坡一出性情之外不知有文字真有一洗万古凡马空气象虽时作宫体亦岂可以宫体概之人有言乐府本不难作从东坡放笔后便难作此殆以工拙论非知坡者所以然者诗三百所载小夫贱妇幽忧无聊赖之语时猝为外物感触满心而发肆口而成者尔其初果欲被管弦谐金石经圣人手以与六经并传乎小夫

试读已结束,VIP会员免费阅读全文。

  本文只能试读31%,开通VIP会员后可阅读全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无忧真题库 | 湘ICP备2025101113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4-19 13:14 , Processed in 0.055318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